武漢醫學碩士捐髓點燃生命之光
人民網武漢3月28日電 “救死扶傷,先人后己”。3月27日,武漢25歲的醫學碩士肖天(化名)在造血干細胞定點采集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4939個、湖北省第564個捐獻者。
肖天是一名規培醫生。2017年在安徽皖南醫學院讀大一下學期的時候,他在一次無償獻血時,與很多獻血的熱心同學一起,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捐獻計劃。

肖天(化名)正在采集造血干細胞。章晟攝
登記之后,肖天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能成為其中的“幸運兒”。“畢竟非親緣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幾二十萬分之一。”
今年2月,肖天突然接到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工作人員的電話,說他跟一位患者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匹配成功,問他愿不愿意做進一步高分、體檢,然后去捐獻。
“這個電話讓我蠻激動的,感覺就跟中了五百萬一樣。”肖天表示。
憑借自己的醫學知識,肖天說服了父母,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作為一個醫生,能救人一條命肯定得全力去救?,F在我有能力救人,去捐造血干細胞,就能救這些患者。”肖天說。
兩天后,肖天給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工作人員答復說“同意捐贈”。得知肖天的決定,他的導師非常贊許:“這是一件好事情,我全力支持你去這么干。”
連續打了五天的升白針后,3月27日早上8點半,肖天來到定點醫院血液科的血細胞分離室,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

肖天(化名)注射捐獻前的升白針。章晟攝
護士從他的雙側肘靜脈進針,血液慢慢從他的身體流出,進入機器里游離出所需要的干細胞,剩下的血液成分回輸到體內。“干細胞被采集的過程,不神秘也不恐怖。”肖天笑著說。
肖天此次捐獻的高質量造血干細胞,將由專業人員攜帶飛向另一個城市,將為遠方的患者點燃生命之光。當天,肖天也收到了這位患者的感謝信。信中寫道:“您不為金錢、不求名利的真誠奉獻和愛心付出,使我的生命得到延續。你我素未謀面,但您仍為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我對您的感激之情……”
中華骨髓庫近年來數據顯示,全國各地“90后”“00后”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占比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積極參與到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隊伍中。(張沛、王郭驥、章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