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江縣:創新推進“五位一體”聯動模式

峽江縣玉峽微愛公益協會的社工給留守兒童過生日 (圖/全媒體記者楊潔)
本報吉安訊 (吳勁松 全媒體記者楊潔) 近年來,峽江縣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創新推進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未成年保護中心、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慈善捐助服務平臺“五位一體”聯動工作模式,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構建市域社會治理“峽江樣本”。
黨建引領
鍛造共治善治“主心骨”
“以前我們協會遇到問題困難不知道去找誰,現在有問題首先會想到找社會組織綜合黨委來解決。”在煥然一新的縣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峽江縣玉峽微愛公益協會黨支部書記張麗頗有感觸。
為加強引導管理,更好發揮社會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峽江縣以黨建為引領,成立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把不符合屬地管理、行業主管綜合部門不能歸口管理的社會組織實行托底管理,既填補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空白,又讓社會組織有了“主心骨”。同時,該縣打造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陣地,為黨員群眾提供黨務辦理、學習培訓、管理服務、溝通交流、文化活動和黨群組織工作成果展示等服務,讓黨員群眾“走進來”,黨群陣地“火起來”、黨群服務“融起來”,基層治理“動起來”。
面對社會治理結構多維度、群眾需求訴求多元化、服務群眾多角度的趨勢,該縣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全縣179個網格黨小組為支撐,整合黨建、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督、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公安消防等各類網格,實現“多網合一”,近千名網格黨員投身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力促“人往網格去,事在網中辦”。
全面保障
建好共治善治“主陣地”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這筆錢真的是及時雨,減輕了我的生活負擔。”近日,巴邱鎮東門社區居民張冬(化名)對社工廖春香連連致謝。
今年41歲的張冬肢體殘疾二級且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平時靠特困供養金生活。前段時間,他患病急需用錢。巴邱鎮社工站社工廖春香在日?;卦L中得知這一情況后,通過民事代辦幫張冬申請到臨時救助金2000元,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走家入戶,幫助困難群眾,為困境家庭和個人提供政策咨詢、照料護理、心理疏導、生計發展等專業化、個性化服務是峽江專業社工日常的工作。近年來,該縣將社會工作融入社會治理創新、民生福祉改善的大局,投入約200萬元資金,建成1個縣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11個鄉鎮社工站,初步形成了“一小時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圈”。
在引進“江西省社工協會”團隊負責平臺策劃和實施,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的同時,該縣采取政府采購、分片循序漸進方式,穩步推進社工站建設。由縣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全面統籌開展三級服務體系建設,指導站點開展項目服務,開展社工人才專業培訓、督導,以“輸血”及“造血”方式推動社工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為基層社會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五位一體”
激活共治善治“內動力”
“欣欣,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不要跑到贛江邊去玩,千萬不能下去玩水……”在巴邱鎮西門社區,社工張麗正在給關懷對象宣傳防溺水工作。
自從峽江縣將社工站與未成年人保護站“兩站合一”后,針對未成年防溺水等宣傳工作實現了1+1>2的效果。借助這一平臺,該縣引入專業社工力量,積極開展各類兒童服務項目、兒童個案、小組及社區活動,培育發展兒童類社區社會組織,推動“五社聯動”服務機制覆蓋未成年人保護領域。
該縣還積極發揮慈善捐助平臺作用,以具有公開募捐資質的縣慈善會為依托,以各鄉鎮社工站、村(社區)社工服務點為陣地,運用專業社工力量,創新項目式救助模式,拓展完善募捐渠道,將慈善資源與救助對象進行無縫對接。自平臺運營以來,開展以“匯聚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文藝演出、慈善活動攝影成果展、公益捐贈活動及志愿者活動50余次,廣泛匯聚慈善力量,助力發展鄉村振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