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務監督”讓“老破舊”變“幸福里”
本報吉安訊 (楊璐 全媒體記者楊潔) “自從有了小區居務監督員,實現了小區事務居民做主,如今小區越來越好,幸福感越來越強。”吉安市吉州區古南鎮街道太平橋社區太平橋小區的李阿姨對新法治報全媒體記者說道。近年來,吉州區以網格為單位,充分發揮監督作用,推行“居務監督”制度,居務監督員圍繞居民們關心的生活、環境、安全等內容進行監督,有效提升了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基層共治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暢通渠道收集民意
“老周,我們住這個筒子樓,家里沒有曬衣服的地方,生活真的很不方便,能不能解決下”“老周,這幾天小區里內澇嚴重,能不能跟社區反映下,幫我們搞好一下!”古南鎮街道太平橋社區太平橋小區的居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在小區居務監督員周連明向上反映后一一得到了解決。該社區利用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增設了公共區域晾曬設施,也重新鋪設地下排水管道,一并解決了曬衣服場地和汛期內澇的問題,得到了居民肯定。
2022年,吉州區在太平橋社區先行試點,組合打造了“廉心驛站+居務監督”大本營。建立社區黨務居務會議列席制度,督促各網格員和居務監督員搜集上報群眾訴求,同時,也引導居民在“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小程序上提出訴求,進一步暢通問題收集渠道。
把難題解決在居民家門口
“我在收集到居民意見后,會第一時間上報到街道紀檢監察工委。”周連明告訴記者,街道紀檢監察工委根據社區職責范圍進行分類處理,在社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受理登記,細化處理程序,爭取用最快的時間把難題解決在居民家門口。對不在社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上報區紀委提級監督。
同時,街道紀檢監察工委建立了“四清單一臺賬”監督體系,對群眾上報的問題線索逐一核實追蹤、對賬銷號。對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事項、重要惠民政策落實的公開情況,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確保群眾擁有知情權、自主權和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