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年與81歲奶奶合葬,背后的故事
這是一方不同尋常的墓碑。

在湖南長沙鳳凰山遺愛人間公益紀念陵園,有幾面“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墻”。其中一方墓碑上,鐫刻著兩個人的名字。
2001.5.15-2017.4.27
器官捐獻者葉沙陵賽
1939.1.08-2020.2.25
遺體捐獻者唐端華
墓碑上的兩張照片,一位是青澀的少年,一位是慈祥的老人。工作人員說,這是一對祖孫的合葬墓。
第一次聽到葉沙陵賽的故事是在2019年的中國女子籃球聯賽全明星正賽時,一支業余籃球隊獲得了兩分鐘的比賽時間。一登場,他們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5名隊員的球衣上,印著同一個名字——“YE SHA”。

“YE SHA”是誰?
葉沙陵賽是一位熱愛籃球的陽光少年,家人和朋友都喜歡叫他葉沙。因為突發腦溢血,2017年4月27日,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6歲。葉沙的父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捐獻兒子的器官,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7名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等來了希望。葉沙的心、肺、肝、兩個腎、一對眼角膜,讓他們重獲新生。
“葉沙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拯救生命。我要幫兒子實現夢想。”葉沙的爸爸說。

器官捐獻的“雙盲”原則,讓受捐者們不能同葉沙的父母聯系。但他們還是設法了解到,葉沙喜歡打籃球。為了延續這位16歲少年的籃球夢,其中5位受捐者組成了一支籃球隊,取名“葉沙”。

此后,這支特殊的球隊又登上了更大的舞臺。在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開幕式上,葉沙的故事,再度讓無數人落淚。
葉沙爸爸說,葉沙是奶奶從小帶大的。直到葉沙高中時,年事已高的奶奶才結束陪讀。懂事的葉沙怕奶奶記掛,幾乎每個周末都去看奶奶,吃上一口她做的番茄炒肉。
葉沙去世后,家人擔心年邁的奶奶無法承受,一直瞞著她,騙她說“葉沙出國讀書了”。因為害怕老人看到照片會惦念、詢問,家人便把葉沙的照片都藏了起來。
2020年2月25日,81歲的奶奶終究沒有等到“學成歸來”的孫兒。直至臨終,她始終相信,“在國外讀書”的葉沙會有大出息,會成為一名好醫生。
考慮到祖孫兩人的深厚情感,家人們決定,捐獻葉沙奶奶的眼角膜,并捐獻遺體供醫學研究。
葉沙的奶奶是老長沙人,從小在江邊長大,熱愛湘江。為了讓她和孫子繼續作伴,不再孤單,今年3月,家人將老人的一半骨灰撒入湘江,另一半骨灰與葉沙合葬。
鳳凰山遺愛人間公益紀念陵園被群山環繞,靜謐秀美。576名遺體與人體器官捐獻者長眠于此。

清明將至,一簇簇黃菊、白菊擺放在紀念墻前,寄托著人們的緬懷與崇敬。
愛的傳遞,是一種永生。